
清乾隆年间,山东曲阜籍进士蔡澎到江阴任知县。蔡澎是个美食家。一日,他下乡勘察农情,看到稻田中黄鳝窜来窜去;于是,便吩咐捉上一些带回县衙后花园喂养起来。蔡澍还是个尊孔之人,每年祭孔后的宴请,更是蔡澍家的一件大事。这年,祭孔又要开始了。家厨设想做道特别的菜肴给主人助兴。于是,他走进后花院。当他看到假山、小桥、黄鳝,思路顿时来了。他想:祭孔之人须过"三桥",才能步步高升、飞黄腾达;于是,决定以黄鳝为原料,烹制出一道色、香、味、形、养、意非同寻常的菜肴来。
祭孔的那天,他将黄鳝切成片,腌渍过后进行了多次爆炸;然后,再将其烩闷至酥,使其形同小型拱桥。由于该菜形美香浓、鲜酥无匹,主宾食后拍案叫绝。蔡澍问家厨:这道菜叫什么名字?家厨说:叫"过桥鳝"。他将创作之意说了出来。蔡澍夸奖不绝。从此,"过桥鳝"便闻名于世、流传至今。